当所有人都在吹0.22%费率时,我偷偷关了星驿付的代理后台
昨天清理微信时,翻到三个月前发的朋友圈:"0.22%费率+不考核=躺着数钱",配图是星驿付招商会的鎏金邀请函。现在看着这条动态,我默默长按了删除键。
支付圈这两年确实被"地板价"刷屏了。星驿付们打着"击穿行业底价"的旗号,把结算费率从0.38%压到0.3%,再从0.25%卷到0.22%。朋友圈里天天飘着分润日结的截图,好像只要挂上收款码,银行账户就会自动充气。
但没人告诉你,当整个行业都在比谁跪得更低时,最先触底的永远是代理商的利润。我上个月算了笔账:给商户0.22%的费率,自己拿0.02%的分润,要做到月入过万,需要铺出去500万流水——这相当于要在三条街的商铺里,每家门口都装上我的收款码。
更吊诡的是,所谓"不考核"反而成了最狠的KPI。没有官方定的任务线,但看着群里天天滚动的"单王"排名,你会不自觉地凌晨两点还在便利店门口贴二维码。那些承诺"永久锁定"的费率,在第八个月突然变成"系统升级需重新签约",这时你才发现合同里藏着动态调整条款。
我见过最魔幻的场景,是两家星驿付代理在火锅店抢客户。一个举着"0.22%不要钱"的易拉宝,另一个直接甩出"倒贴0.05%装机费"的王炸。当支付服务变成赔本赚吆喝的买卖,所谓的分润早就变成了击鼓传花的数字游戏。
现在每天仍有新人冲进这个赛道,像极了当年共享单车大战时的颜色军团。只是他们没看见,最早那批喊着"颠覆行业"的支付品牌,坟头草已经比收款码还高了。我关掉代理后台不是认输,只是突然想明白:真正值钱的从来不是费率数字,而是你能站着把钱挣了的底气。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聚美网(www.jymatd.cn)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